一般做陶過程是(一)拉坯,(二)待風乾後修坯(修好坯形和坯底)和加工裝飾(如刻上圖案,接上壺嘴壺柄等),完成後素燒,(三)素燒後上釉,待乾後再釉燒。由於平常是一星期一次去陶室上課,從開始到完成,一切順利的話,最快要第四個星期才可拿到製成品。要在三個月內(大概十二堂)由構思、實行到完成,當中還會有失敗損耗,根本不夠時間,幸好有不少大假,所以在平日放假半天或一天到陶室努力加班。
今次比賽,做了七個茶壺,三十多個茶杯,還有幾個茶盤。過程中,印象最深是上釉,因為時間不多,所有素坯都堆在交件前才上釉。上釉後要把過厚或凹凸不平的釉掃平和抺淨坯底,這工序很簡單,當要低著頭全神貫注地重覆處理毎件上釉素坯,不到半小時,已感到頸膊僵硬酸痛,抬起頭時,發覺有點鬥雞眼,一時之間眼睛不能調節焦點。
經過一番努力,交去比賽的幾組茶具,其中有些被選中陪展,和得獎作品一起展覽。從今年八月四日至明年五月十六日,在香港公園的茶具文物館中便可以看到。
陶瓷茶具展覽2010
0 留言:
發佈留言